找到相关内容350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用西方政治学来看佛教关于政府起源的说法

    ,后面才有了贪欲,有了贪欲,就有了私有财产。私有财产的出现,是产生争讼的主观条件。反过来,我们也可以发现,由贪欲而有了私有财产。所以,要根除私有财产,就要除掉自己的贪欲。这在当代社会是不可能的,除非是比丘。僧团去除了贪欲,所以他们可以实行公有制。原始的僧团,中国的十方丛林实行的都是公有制。但在一般平民社会,贪欲犹在,还要追求物质享受,却又要去除私有制,这本身就是矛盾的。   2.资源的有限性:当...

    庄朝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53358864.html
  • 谈以七觉支修断五盖

    谈以七觉支修断五盖   智 铭   五盖者,是谓贪欲、嗔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等五种心理污染   ,这五种心理污染能覆盖行者清净心,使其不得开显,就如同灯   光被物所罩盖,不能使其光明显耀一样。   这五盖依佛陀解释,是依食而立,就如同身体依于食而立一样。但五盖依食而立,不是依于段食和触食,而是依于思食、识食。兹分别说明于下:   一者贪欲盖食:是因为六根触相,于相起不正思惟。一起思惟...

    许智铭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52465912.html
  • 佛陀的最后教诲

    “我的教诲的要点是:你们要降服自己的心,要远离贪欲。要使自己行于正轨,要使自己清净,要使自己忠诚。你们要记住:形躯生命是短暂的。若果能够这样思维,你们将可远离贪欲、嗔诖。你们可以远离不善。” “当你们发现自己被贪欲引诱的时候,你们一定要自我降服。你们要做自己‘心’的主人,不要做‘心’的奴仆。” “要知道:一个人的心,可以使人成为佛,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。‘心’悟,这人成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83340676.html
  • 快乐的心

    受诸苦恼。何等为五,所谓贪欲嗔恚掉疑悔,如斯五法,能令众生现在之世身心苦恼。复有五因缘故,于现在世,能令身心常得快乐不苦恼。何等为五,所谓能断贪欲之心,则于现在,能令身心受法快乐,何以故,以有贪欲嗔恚掉悔故,能令众生受诸苦恼,若能断除,则受快乐,无有忧患,是故应当断除如是贪欲嗔恚掉悔,若断除者,无热无恼,不待时节,当得解脱。”这就是说,一个人不快乐,是因为他的内心被贪欲、愤怒、仇恨、悔恨等不良情绪...

    延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71581084.html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119)

    平时怎样安排时间?请具体说明。 669、为什么说贪欲的过患相当可怕?请引用其他公案说明你对此问题的理解。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!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!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! ...圆寂了。 莲池大师对此大加赞叹道:“贪欲多的人,临终时更加厉害,甚至争夺遗产,对世上的财物人事眷念不已。不但是在家人如此,连出家人也有这样的。如果每个出家人都能像行因大师一样,一辈子清高凛然,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宣讲

    |入菩萨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0/19385218216.html
  • 智者大师的“即恶观心”

    部分,即约诸善、约诸恶、约诸无记,而“约诸恶”(即恶观心)的部分所占篇幅最大,也最有特色。“恶”,又称“蔽”,分为贪、瞋、痴三部分,现举观贪心为例,说明智者即恶观心的具体操作。  智者认为贪欲起时,正好修观,“蔽若不起,不得修观”,他将修观的过程分解为观贪欲空、观贪欲假,观贪欲中(不思议理)三个步骤。  首先,观贪欲空。他将贪欲心仍分为四种——未贪欲、欲贪欲、正贪欲贪欲己,按照一般观四运心的方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5661064.html
  • 双运/空性

    意义。有很多人误解,认为这种去贪的教法未免太过世俗。其实佛陀的教法很多,重点都在利他。当佛陀的法教能直接助益并让人感到受用是最好的,但有时也未必如此。例如,出家成为僧侣是净除贪欲最佳的方法之一,但众生...的和尚在静坐上的功夫很是了得,你知道他们有个戒律就是不迷失在世俗的喜恶中。为了舍离贪欲以及对异性的欲求,他在做白骨观上有很好的成效。他在观想人的丑陋、污秽这方面做得很好,并以此闻名。有天,文殊菩萨想...

   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且

    |双修|双运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2345551340.html
  • 双运/空性

    有很多人误解,认为这种去贪的教法未免太过世俗。其实佛陀的教法很多,重点都在利他。当佛陀的法教能直接助益并让人感到受用是最好的,但有时也未必如此。例如,出家成为僧侣是净除贪欲最佳的方法之一,但众生太多了...在静坐上的功夫很是了得,你知道他们有个戒律就是不迷失在世俗的喜恶中。为了舍离贪欲以及对异性的欲求,他在做白骨观上有很好的成效。他在观想人的丑陋、污秽这方面做得很好,并以此闻名。有天,文殊菩萨想考验这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5443615.html
  • 四念住“十六次第”之南北传经义对照

    〉註:1)於心观心南北名词说无明显差异。2)SA.813作欣悦心。3)在 DN.22中,此处要能观察十六种世间的心:「了知有贪欲的心為有贪欲的心,了知没有贪欲的心為没有贪欲的心;了知有瞋恨的心為有瞋恨...尽;观察捨弃」。2)在 DN.22中,此处要能观察到五盖、五取蕴及十二处之生灭及三事合和触之变化。3)在 DN.22中,此处是要能:「了知我内心有贪欲、有瞋恨、有昏沉睡眠、有掉举追悔及有疑惑;内心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1549342.html
  • 弘扬佛教,大利国民——略谈佛教在当前社会的现实意义

    弘扬佛教,大利国民——略谈佛教在当前社会的现实意义  李庆宏  很多尚不了解佛教的人可能认为佛教消极避世,教人消除贪欲恶业,以后世往生西方极乐等,虽然其因果报应理论有使人离恶向善提升社会道德的意义,但要论更多的现实意义,比如促进经济发展、社会繁荣稳定等,似乎就有点远了。但事实上佛教除了提升世人的道德外,确实还有着促进经济发展、社会繁荣稳定的积极意义。  最简单就说教人降低贪欲这一条,以前看好像是...

    李庆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0649616.html